AG九游会在欧亚大陆腹地,青藏高原的一座高山上,诞生了一条记录地球大气呼吸的曲线。这条曲线由一群气象人坚守在高山云顶上接力绘就,至今已坚持30年。这就是全球知名的二氧化碳变化曲线——“瓦里关曲线”,由位于我国西北角的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出品”,走向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写进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成为支撑全球气候变化结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瓦里关站”)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瓦里关山上,瓦里关山海拔3816米,属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青海南山山系。
“屏住呼吸是为了不让呼出的二氧化碳影响空气成分,避免近地面上升气流对空气样品产生影响。”时闻告诉记者,瓦里关站观测员每周都要这样定点进行一次户外人工采样,采样的条件也比较严格,比如风速超过每秒2米,同时只能在上风口采样,条件不具备就要顺延采样时间。采样的样本将被寄到中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中心实验室,用来提取数据开展科研分析。
“现在上山的道路修得更好了,瓦里关站也有了新建的业务楼、生活楼,设备不断升级,越来越精密。周围村庄改变了生产方式,建起了世界上装机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发展起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瓦里关站周围环境越来越绿色低碳,瓦里关站测出的大气更加清洁,更好地‘还原’出大气本来的模样。”德力格尔说道。
“我国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维护者。其中气候变化科学观点的一个重要支撑,就是‘瓦里关曲线’及相关观测数据。”瓦里关站副站长王剑琼说,这些观测资料已进入温室气体世界数据中心和全球数据库,用于全球温室气体公报,以及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IPCC等机构的多项科学评估,彰显了中国贡献。
在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净土上,一群气象人克服恶劣环境,坚持30年,连续、准确地监测地球大气呼吸的脉动,“画”出了生动的“瓦里关曲线”,成为支撑全球气候变化、制定联合国相关框架公约的重要依据。“瓦里关曲线”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贡献,也时时提示着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
大气不分国界,环球同此凉热。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影响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本底浓度,并对天气、气候产生影响。通过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精密监测,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并提出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展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当前,能源、电力、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开始推行,碳市场运行良好,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正在加快形成。与此同时,植绿护绿、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绿色生活方式正在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九游会国际绿色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