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教授侯小琳研究团队基于三重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MS),开发了环境样品中238,239,240,241Pu和237Np的系列快速分离分析方法。
年代以来,人类核活动向环境中释放了大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并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污染。其中,钚和镎的同位素(
237Np)因具有强的α放射性、高化学毒性和环境持久性等特性,是核环境安全的重点关注对象。同时,由于这些锕系核素的同位素比值(240Pu/239Pu、238Pu/239+240Pu、241Pu/239+240Pu和237Np/239Pu)所携带的源项信息,使其作为特征指纹信息广泛地应用于核环境安全、核取证、AG九游会地球环境过程的示踪以及人类世界限划定等研究。而目前环境中这些核素的分析方法检出限高、分析流程复杂费时和抗干扰能力差,难以快速、准确分析环境样品中这些核素的含量和比值。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教授侯小琳研究团队基于三重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MS),开发了环境样品中238,239,240,241Pu和237Np的系列快速分离分析方法。方法一建立了高铀样品中超低水平238Pu、239
Pu、240Pu、241Pu的快速同步分析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业界的因238U同质异位素强烈干扰,而无法使用质谱技术测量238Pu的难题以及钚同位素分析需要使用三个不同测量方法完成的困境。通过在化学分离步骤串联两个TK200树脂柱,以及仪器测量时使用质量转移模式和碰撞反应气体,使得238U产生的干扰得到了高效地去除,实现了高铀样品(铀含量达到mg/g)中超低水平(10-15 g/g)238Pu、239Pu、240Pu、241Pu的快速同步分析。仪器探测时间仅为5–10 min,较之前同步分析探测时间缩短了50–200倍,提高了分析测试效率,满足了核应急情况下快速分析的需求。方法二基于ICP-MS/MS和固液萃取树脂,开发了可用于同步分析环境样品中237Np、AG九游会239Pu和240Pu的方法。该方法针对237Np没有合适的化学回收率示踪剂的问题,通过严格控制化学分离过程中Np和Pu有高度相似的化学行为,使得242
237Np和239,240Pu的化学回收率示踪剂稳定可靠。这一方法对237Np、239Pu和240Pu的检出限达到10-15g/g的水平,可用于各类环境固体中该几种核素的准确分析,并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和Talanta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图1.
239Pu和240Pu的同步分析方法示意图[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标签:
中国计量大学200.00万元采购电化学工作站,波散型XRF,气质联用仪,分子荧光光谱
贵州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384.00万元采购红外热成像仪,氧分析仪,金相显微镜,光电直读光谱,超声波...
昭通学院365.00万元采购ICP-AES,紫外分光光度,原子吸收光谱,荧光显微镜,微波消解仪,分子...
太原市中心医院258.00万元采购洗板机,酶标仪,气体流量计,荧光显微镜
太原市中心医院279.36万元采购Zeta电位仪,生物显微镜,自动电位滴定,气体流量计
科学家开发鉴别其他星球生命的方法 确定样品是否为生物或非生物的准确度为90%